胃腸道感冒,中醫稱(chēng)為感冒夾滯
來(lái)源:投稿網(wǎng) 時(shí)間:2024-02-19 10:00:08
胃腸道感冒,中醫稱(chēng)為感冒夾滯,除了感冒的常見(jiàn)癥狀外,嬰兒腹脹,不想吃東西,有些嘴也能聞到酸味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你會(huì )嘔吐沒(méi)有消化或隔夜的食物,大便酸味或腹痛,腹瀉,或大便干燥,尿量少,顏色黃,舌苔黃厚。
食療小妙方。
生姜汁
材料:生姜。
做法:
取姜洗凈,切成蒜頭大小塊。
用壓蒜器壓出汁,加入少量溫熱水。功效:對嘔吐的寶寶有止吐作用。
薏米橘皮粥。
材料:新鮮橙皮30克,薏米100克。
做法:
先將橘皮洗凈切成細絲,然后加水煮沸,取出橘皮絲。
在橘皮水中加入米粥。
功效:止吐消食。
喝三根姜糖果。
材料:香菜根10克,蔥根10克,鮮蘆根50克,姜2片,紅糖適量。
做法:
1.將上述材料加水200毫升,煮沸0分鐘。
2.
功效:可緩解嘔吐癥狀。
風(fēng)熱感冒。
寶寶發(fā)燒高,怕風(fēng)出汗,鼻子不通氣,流黃濃鼻涕,咳嗽有黃痰,咽紅腫疼痛,口渴多喝,舌上有一層黃舌苔。
食療小妙方。
姜桑葉湯。
材料:生姜3片,冬桑葉9克,西河柳15克。
做法:
將3味水煎至開(kāi)。
2.晾干后,當水喝。
功效:疏風(fēng)散熱。適用于風(fēng)熱感冒引起的高發(fā)熱、鼻塞、喉嚨痛等疾病。
三花茶
材料:金銀花15克,菊花10克,茉莉花3克,冰糖少。
做法:
1.將金銀花、菊花、茉莉花放入茶杯中,用沸水沖泡,燉10~15分鐘。
2.用冰糖代水喝。功效:清熱解毒。適用于預防和控制風(fēng)熱感冒、喉嚨痛、癰瘡等引起的熱毒。除治療外,三花茶通常對火寶寶有降火的作用。
風(fēng)寒型感冒。
這種類(lèi)型在嬰兒意外感冒、感冒、發(fā)燒、怕冷、但不出汗、鼻流和咳嗽、喉嚨干紅、舌頭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苔。
食療小妙方。
蘿卜姜棗湯。
材料:白蘿卜1,姜1,紅棗3,蜂蜜30克。
干凈蘿卜,
2.取5片白蘿卜,3片姜,3片紅棗放入鍋中,加水1碗,煮20分鐘,去渣留湯。
3.最后加入蜂蜜,然后煮沸。趁熱喝茶。功效:辛溫解表,止咳化痰。適用于風(fēng)寒、感冒、咳嗽、鼻流、清鼻涕等。
紫蘇茶。
材料:紫蘇葉16克,紅糖適量。
功效:發(fā)散風(fēng)寒。適用于感冒風(fēng)寒初期、鼻塞流鼻涕等疾病。
蔥白香菜湯。
材料:蔥白,香菜15克。
切成1寸長(cháng)段,加水煮成湯,趁熱取湯三次。功效:解表散寒。適用于外感風(fēng)寒等疾病。
姜糖茶
材料:生姜3片,紅糖適量。
將姜片和紅糖放入八杯中,用沸水沖洗,晾干,每天服用兩次。功效:出汗解表,溫度中和胃。適用于風(fēng)寒引起的發(fā)熱、頭痛、咳嗽或惡心、嘔吐、腹脹等。
蔥姜片茶。
材料:蔥10克,姜3克,紅糖適量。
將切好的蔥、姜、糖放入砂鍋中,加水適量,煎10分鐘,趁熱喝汁。飲用后,蓋上蓋子,出汗。
功效:出汗解表。適用于外感風(fēng)寒引起的頭痛、怕冷、鼻塞、流鼻涕等。